歷史既然是一部不完的故事書,那麼故事一定要有教訓,教訓叫做Moral,也就是道德的意思。少年學生的故事書,最要緊是正義最終的伸張,這是一切童話的主題。當然有時忠奸不太分明,例如羅馬總督彼拉多和耶穌,在那個時代,只是四目凝視的兩個對手,不一定是正邪的對立,但是耶穌之死,精神永生,終究令人欣慰。
讀中國歷史,好人死得太多,壞人幾乎都有好報,一切都太過Demoralising,也就是違逆道德的期待。一部明史,黑暗三百年,掩卷而寒慄:為什麼會這樣?為什麼十三朝的昏君暴君、奸臣壞蛋都可以隻手遮天、神明在哪裏,正義感又在何方?
老師解答不了,課本更沒有答案,學生只要背誦一切細節:九品中正制、宸濠之亂、燕雲十六州,還有一大堆八股濫詞:藩鎮必「尾大不掉」,人才必「青黃不接」,賢臣必「功高震主」,武將必「剛愎自用」,所有的悲劇最後歸納為四條成語的公式,閤上書本,有如遊完一遍地獄。